首頁 > 新聞資訊
桂林市第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選結果公示
發表時間:2017/12/29 21:01:08 瀏覽次數:經桂林市政府批準成立的桂林市第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選委員會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民主、擇優的原則,嚴格按照規定程序,經學科評審組評審和評委會評審,并經評選委員會委員無記名投票表決,共產生47項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現根據《桂林市第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實施細則》的規定,予以公示,公示期一個月。如有異議,請在規定時間內以書面形式并署真實姓名及聯系方式向桂林市社科評獎辦公室反映。
桂林市社科優秀成果評獎辦公室地址:桂林市西山路6號桂林市社科聯辦公室
聯系電話:(0773)2898024 13768230330
桂林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選委員會
2017年12月29日
一、著作類成果(8項)
一等獎(1項)
《中國共產黨桂林歷史》第二卷(1949-1978)/趙國寶 童庭階 曾富沅 彭敏翎 何階平 張林喜全智勇 覃遠德 陳金琦 黃利民 歐松 鄧起龍
二等獎(2項)
珠江-西江經濟帶區域體育旅游發展研究:桂林案例/鐘學思 陳薇
旅游從業人員軟技能教育研究/林娜
三等獎(5項)
桂林城最后的老巷———2013影像檔案/鄧云波
旅游中心城市產業發展與功能優化研究/劉俊杰葉允最 王田月
農民工上升通道與社會融合研究/褚清華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協同治理體系研究/向俊杰
公司法人特性與公司治理困境解決機制研究/李超玲
二、調研報告類成果(13項)
一等獎(1項)
空間視角下城市多民族社區互嵌式治理研究———基于桂林和南寧的實證分析/盧愛國 陳洪江 黃海波曾凡麗 李銀霞 吳世韶 陳偉東 秦瑜 蘇麗云
二等獎(4項)
全球生產網絡下廣西制造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機制及評價體系研究/謝廷宇 陳光春 于世海 范兆斌李創英 廖儉 盧軍
桂林市城市軟實力建設研究/付德申 楊慧敏 陳伍香 邱雪晨 曠愛萍 周杏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媒體傳播模式與效果研究/鄧國峰 胡啟明 鄧景 黃可欽 王鈺洋
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桂林至陽朔黃金旅游帶產業布局:機理、實證、案例及規劃/曾鵬 曹冬勤 蒙永亨楊莎莎 章志平 李洪濤 陳嘉浩 鄧聞靜 許杰智 徐靜靜
三等獎(8項)
基于會展經濟發展的廣西會展口譯人才培養與創新研究/陳雯 章昌平 莫運夏 趙鳳玉 李媛媛
廣西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系統動力學分析/章昌平 陳潔 劉阿麗 陳茫 張曉君 朱光喜 褚清華 何雅菲 鄭聰 農瓏 趙聰
南嶺走廊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資源調查與開發利用研究/楊姍姍 鐘韞霞 王德彬 王璐 勞國煒王佳
桂林國際區域性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十三五”研究/楊莎莎 秦艷輝 楊慧敏 鄧聞靜 章志平李洪濤 曹冬勤 陳嘉浩 許杰智 徐靜靜
靈渠保護與利用研究/興安縣社科聯
高速高鐵背景下廣西旅游重心轉移及旅游空間結構優化研究/李達 段文軍 孫棟 劉芳
“十三五”桂林經濟發展戰略思路研究/桂林市社科規劃辦
陽朔低碳旅游示范縣建設研究/陳伍香 韋守榮韋少凡 熊敬锘 蔣峰 金美蘭 王祖良
三、論文類成果(26項)
一等獎(3項)
打開電子服務價值共創的“黑箱”/李雷 簡兆權 楊懷珍
中西部地區人口就近城鎮化意愿的代際差異研究——— 城市融入視角/曾鵬 向麗
論提高黨領導發展能力的基本原則和具體路徑/盧愛國 吳家慶
二等獎(8項)
國際投資仲裁中的締約國解釋:式微與回歸/李慶靈
品牌延伸績效的實證研究/袁勝軍 劉蕙薈 王世超
農村與城鎮大學生初次就業的差異——— 兼論農村大學生的就業特征/肖富群 張登國
基于IPA分析的民族地區大遺址景區游客感知研究——— 以桂林靈渠景區為例/楊姍姍
五大發展理念與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的邏輯思考/王清榮 杜文忠
戰時桂林版《救亡日報》“中國化”話語的文化方向/靳書君
法治的民生價值及其實現/衣仁翠
新形勢下基層黨建工作組織結構的探索與創新/李春毅
三等獎(15項)
被問責官員復出:制度安排、現實狀況與爭議焦點/朱光喜 金東日 陶友賓
西部民族地區基層政府治理困境及變革路徑/劉勝良
農民工內部工資差異研究/褚清華
關于股市回歸本身功能定位的思考/伍垂龍
服務型政府視域下的桂林市鄉鎮政府職能轉變/王秋紅 黃革新 盛芳 丁萍
廣西少數民族縣域經濟增長中的人才貢獻實證研究/陽芳
組織信任對新員工工作滿意度影響的實證研究/陽芳 韋曉順
陽朔本土旅游音樂對提升中學音樂教師專業素養的研究/莫可強 莫麗萍
宋代欽州博易場的興衰與“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變遷/徐靖彬
對東盟留學生來華教育中的跨文化適應問題的調查研究/梁澤鴻
圖書館廉價私有云存儲的構建及性能研究/陳茫周力青 鄭聰
趙氏孤兒生年新證/程建
邊緣話語范式轉向:酷兒理論與英美文學批評/麥永雄
提升大學生道德選擇能力的路徑探析/蘇杰初
“左江花山巖畫研究”系列論文5篇/張利群張逸